
桂东县融媒体中心8月15日讯(通讯员:曾凡 陈雄)为进一步推动社区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健康持续开展,弘扬正气新风,创新基层治理,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。近年来,桥头乡红桥社区坚持把“扫黄打非”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、社区综合治理、净化文化环境、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,在开展专项治理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。
建队伍重谋划,保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有序开展
强化组织保障。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组长,社区两委干部为成员的社区“扫黄打非”工作领导小组。各成员各负其责、各司其职,相互配合,协调行动,发挥各自优势,形成工作合力。
精心谋划部署。研究制定年度“扫黄打非”工作计划,周密安排,突出重点,明确责任。将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排上重要议程,交流经验,探讨方法,解决问题,保证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。
细化责任落实。社区“扫黄打非”工作重在预防预警,落实“扫黄打非”工作主体责任,充分发挥“信息员”、“监督员”、“宣传员”的作用,按照“五个一”的工作要求,做到“扫黄打非”有机构、有固定场所、有工作制度、有工作台账、有专题宣传栏,确保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有人抓、有人管、有人干。
健机制重落实,保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有效开展
建立日常巡查机制。为加强对辖区内居民区、学校、集市街道等区域的日常巡查,辖区内的19个社区小组均组建“信息员”队伍、“监督员”队伍、青年志愿者队伍,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。确保“日常巡查无死角,扫黄打非无盲点”,对巡查的情况进行每日记录并及时上报。
建立社会监督机制。在社区显要位置公布举报电话,并对农户家里发放“扫黄打非”宣传资料,广泛发动群众和组织参与“打黄打非”社会监督,形成全方位、全覆盖的“扫黄打非”基层监管体系。
建立信息报送机制。每个居民小组都安排了一名信息员,信息员及时报送本组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动态和市场巡查有关线索,做到日常工作定期报、重大情况专题报、案件线索随时报。
建立群防群治机制。坚持密切联系群众、紧紧依靠群众,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。
浓氛围重宣传,保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深入人心
注重阵地宣传。社区是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的前沿阵地,是文化思想传播的重要抓手。社区开设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宣传专栏,内容包含工作要求、相关法律法规、政策和举报电话等一系列内容,让每一位路过和进入我社区的群众都能清楚了解“扫黄打非”工作。
注重入户走访。为使宣传工作更加深入,更加全覆盖,组织开展“扫黄入万家,打非人人知”活动,下组到户开展摸排和宣传,有效提升居民群众“扫黄打非”的自觉性和鉴别能力。
拓宽宣传渠道。围绕全乡中心工作进行联合宣传,与综治办、“扫黄打非”办等部门一起,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相结合,先后开展了10次宣传活动,共2000人次得到了知识普及,“扫黄打非”宣传实现了周边辐射,营造良好的“扫黄打非”氛围。
据悉,自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开展以来,红桥社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全社区无一起刑事案和重大治安案件,无一起黄、赌、毒案件发生,风清气正,文明盛行。
责编:黄翊
来源:桥头乡
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调查团赴桂东开展评审认定工作
沤江镇竹坑村举行2025年助学奖学活动
县教育系统集中开展驻校保安员秋季培训
王晓科带队赴桂东县调研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
县星火志愿者暖心助农
桂东县55名新教师开启职业生涯“第一课”
桂东县一中2025级新生军训火热开训
传承百年校训 凝聚发展合力|蔡富强深入县一中调研时强调
下载APP
分享到